的奖项,表彰了2016年创造最多视频点击量的内容团队、娱乐公司、以及品牌商和视频团队。Tubular实验室统计了在Facebook、YouTube和Vine上的视频播放数据,最终选出
这52家媒体和娱乐公司,拥有最为优秀的视频创意和制作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头部效应愈发明显。更制造了堪称金流量。Tubular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16年跨平台播放数据排名前1000的媒体,其发布的视频在2016年实现了平均每月1.26亿的播放量,是2015年约1.5倍。
杀入榜单前十的视频内容方,分别聚焦在青年文化、美食、资讯等领域。其中,捕获最多眼球的是两家瞄准年轻用户的创意内容团队。
位列榜首的Unilad是一家专注搞笑的英国娱乐媒体,2016年创下255亿的高播放量。也许国内网友对于Unilad这个品牌并不熟悉,但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应该有不少人看过火爆的Unilad趣味短视频。
被称为“互联网界的特蕾莎修女”的Unilad,目标受众群体是“Y一代”,并希望提供最新鲜有趣的视频。“活力”是Unilad的主旋律,但轻松之外,他们也不乏对代际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例如得到广泛传播的一则视频:一位老爷爷在电话亭旁自顾自地唱起了rap歌手Stormzy的《Shut Up》。
创始人之一Liam Harrington曾在采访中表示,希望保留年轻的态度,为青年发声。这一支撑起整个团队的内核精神,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Unilad能在全球广受欢迎,并让青年之外的群体也喜爱上他们。目前,有不少大型娱乐公司、游戏公司看好Unilad,华纳、动视都与其开展了合作。Unilad也在一步步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
紧跟在Unilad之后的The LAD Bible同样主打青年文化,在过去一年在几大平台实现了243亿的播放量。关于The LAD Bible的视频理念,市场总监Mimi Turner说道,“我们认为,如果一样东西有趣、特别到足以和80个朋友分享,那么将会有800万人也喜欢它。”The LAD Bible便是这样牢牢抓住年轻人乃至大众群体的喜好。
“吃货占领世界”,榜单排名前十位的视频方里,美食视频占据两大席位——排名第3的Tasty与排名第7的Tastemade。
作为BuzzFeed“不务正业”系列的头号招牌,Tasty出品的美食视频不仅在2016年于各大社交平台斩获令人惊艳的播放成绩——230亿,去年11月底还出了一本卖得很火的私人定制型烹饪书。BuzzFeed自称,50%的美国人每个月都会看一个Tasty的视频。这相当于美国所有的Facebook用户都看了。对于Tasty的成功,BuzzFeed的首席营销官Frank Cooper表示,“其实很简单。美味、能回想起童年、看着很舒服或是能让人念起某段经历的食物,都会招人喜欢。”
但Tasty能从众多美食视频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的社交分发模式——量身定制。与传统思维不同的是,BuzzFeed并没有那么关注如何从社交平台引流到自己的网站。相反,BuzzFeed Tasty十分注重社交平台上的分发,并且还专门为适应不同平台观看来对视频时长进行调整。
另一家美国美食视频大咖Tastemade也挤进了榜单前十。除了做菜类的节目,Tastemade在美食视频领域里不断深挖,开发新的视频形态,包括一系列介绍食物原料由来的纪录片节目SOURCED,还有展示创意迷你料理的 Tiny Kitchen栏目。
尽管娱乐化内容吸引众多眼球,但资讯类的视频仍作为必需品同样在在线视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榜单前十里共有3家新闻资讯类的视频媒体,先后为Now This(第5)、Viral Thread(第6)、Daily Mail(第10)。
谈起Now This的初衷,核心创始人Hippeau曾说道,“一次刷手机新闻时,我们意识到还没有硬新闻、突发新闻做成专门供手机设备观看的视频形式。”于是,这个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带有“好几副面孔”的Now This诞生,开始了它“无主页”视频的流量佳话。
Viral Thread同样聚焦资讯视频。在美国大选落幕之际,Viral Thread凭借着快速反应,备受关注。在美选结束时兴起一种论调,“如果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没有当选,那就离开美国去加拿大。”针对这种民意,Viral Thread在Facebook上快速推出一个视频直播,反映流失的美国人口与增长的加拿大人口,当时实现了54000多次的转发量。
排名第4的MetDaan是一家专注美妆、时尚类的创意视频媒体。MetDaan精准定位对生活品质有高追求且又希望颇具创意的人群,网罗日常点滴细节,从发型、妆容、美甲到衣着,应有尽有。其中,年轻女性是其最重要的目标用户。
排名第8与第9的分别是WWE(世界职业摔跤娱乐节目)、NBA(US)。相较而言大众更熟悉NBA,之所以一年下来NBA能在社交平台上拥有巨大播放量,离不开它对比赛精彩片段的精编。篮球迷们在不小心错过一场后或是忍不住回看时,能轻松在社交平台上找到最精彩的比赛片段,这种视频消费行为为NBA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而WWE美国职业摔跤的视频则以暴力美学为切口,赚足眼球。WWE的视频以实际不血腥且更具娱乐色彩的模式营造出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肉搏大战,让暴力释放压力。其视频也延续了几十年的生命力,以至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可以靠着全球各地的摔迷拥有惊人播放量。
除了排名前十的头部视频内容方,继续研究Tubular实验室的Top52榜单,我们从中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新发现和价值点,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纵览榜单52家的视频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既有稍偏严肃的新闻资讯类,又有轻松活泼的生活类等等,而在其下均有更细致的门类,将长尾效应的优势充分发挥,精准地切中每一类人群的爱好。
例如半岛电视台的资讯视频媒体AJ+(第19),不仅抱着“连接下一代”的雄心,还以鲜明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倾向而备受关注。
还有一系列玩创意的花样生活派。像专爆糗事的FailArmy(第18),秉持着“你有哪些倒霉的事儿?放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的态度,在博得网友欢笑的同时也收获了不俗流量。
Tech Insider(第50)专门po那些生活里你意想不到的黑科技。
体育类的视频除了大流量且正儿八经的NBA频道外,也有像Bleacher Report(第17)这种热衷将体育泛娱乐化的平台,最典型的就是他家的“体育+动画+Rap”的一系列视频。
另外,音乐类视频也是榜上有名。但在这份榜单上,看起来更受大众欢迎的是那些异域风情溢屏的视频内容方,例如印度风的T-Seires(第11)、土耳其味儿的netd müzik(第21)。
当然,爱宠人士也可以在动物类视频聚合平台The Dodo(第22)上找到志同道合者。萌宠当道,岂有不红之理。
榜单上的视频赢家,之所以能够至处于领跑地位,并不单单靠一种内容制作模式走天下。从这些视频方的内容平台来看,有许多支持用户上传的功能,有些会像Unilad一样会对上传内容进行剪辑整合,还有一类是由专门团队来制作精品化视频。UGC与PGC各领千秋,进一步促使视频领域进入内容爆发阶段,内容不再稀缺,但制作逐步迈向规模化和精细化。
不论是瞄准哪一垂直品类,从这份优选榜单上可以看到,成功者们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主打新闻资讯的Now This、AJ+都有着十分具有标识性的logo,且在视频里始终以角标的形式贴在其中,巩固受众对其品牌的记忆;Unilad虽然各类搞笑视频居多,但始终标榜”青年文化“的态度,与其他公司合作中也一直坚持它的品牌文化,由此能在批量化的网络搞笑视频中跳脱出来,成为一大标杆品牌。
这些视频能够做到十亿甚至百亿量级,离不开他们强大的跨平台内容分发能力。无论是巨头级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还是新兴崛起的Snapchat、Instagram等,这些有洞见的视频媒体先驱者没有落下一个平台,有不少也在中国开通账号、在微博等平台开始布局。不再固守“利用社交平台引流”的思维,以追求多平台的放送为第一目标,成为这些媒体实现流量变现、扩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
与榜单同步放出的,还有Tubular实验室对于2017在线视频的趋势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360°视频、儿童以及美食这三大块视频内容的播放量是增长幅度最大的,分别为623%、87%和211%。报告基于各平台的数据走向分析,2017年,这三大类型依然会是各大视频内容方继续发力的方向。
另外一个重要趋势就是,2017年将会是视频原生广告崛起之年。2016年,视频原生广告无论是产出量和播放量都有着惊人增长。
2017年,娱乐公司、食品品牌和饮料品牌,将成为为原生视频内容买单的最大金主。
来自Tubular实验室的#VideoAces奖之《2016年52家视频点击量最多的媒体和娱乐公司》完整榜单,请点击大图查看。《2016在线预测》报告,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