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问有一些专业深度,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全天下的景区如做大类的划分,也就是3种:一是人文的,一是自然的,剩余的可以归为一类。若把文化型景区做一下划分,则又可分为多种:一是古城老街类的,如枣庄市的台儿庄古城、黄山市的宏村和西递;二是文博场馆类的,如临潼的兵马俑、广汉市的三星堆、北京故宫博物院;三是非遗传承展示类的,如芜湖的铁花、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四是夜景和演艺类的,如丽江的大研古镇夜游、刘三姐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等;五是其它类型的人文景区。
比较而言,文博类以展馆为主的景区,在提升游客体验感上最有难度。主要原因:一是空间限制,就是展馆内就这么大空间,除了摆设展陈柜外,所剩的就是游客参观空间;二是游客多是奔着馆内展品而来,再做别的东西似乎画蛇添足,这与参观非遗传承场所有所不同;三是很多文博场所一旦客流量大,就是摩肩接踵的状态,没有时间再作额外的停留,且游客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专业背景或特殊爱好的是很少数。
那么,有无办法去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呢?多少还是有空间的,搞得好会提升游客兴趣,让其兴致盎然地沉浸其中,获得超值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精神性收益。
游客参观文博场所,大多喜欢看一些专题展,便于集中精力和提升兴趣。譬如,广受好评的宁波市博物馆常设展厅有3大陈列,就是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展、竹刻艺术--秦乗年捐赠明淸竹刻珍品展;嘉兴市的嘉善县博物馆也令人印象深刻,3个固定陈列项目分别是“地嘉人善”、“田歌声声”、“不熄的窑火”,极具地域特征,令人过目不忘。世界文化宝库--法国卢浮宫,布展是按地区、年代或品类划分的,不论是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名画,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还是埃及的木乃伊和壁画,都很容易找到和观赏。
中国有句俗话,“走遍千山万水,全靠导游一张嘴”。作为文化类的景区,讲解是更加重要的。不论是世界名画,如法国印象派画馆的展品、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的油画、意大利佛罗伦萨博物馆的宗教题材画作,还是现代的雕塑作品、根雕艺术,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要看得进去就必须有讲解,否则就是水过地皮湿而已。讲解和说明不外是三方面,一是展品所附的注释说明,二是讲解员的现场导览,三是租借录音设备或扫展馆APP。游客只有这3方面具备其一,才能对眼前展品有尽可能多的了解。这就要展馆方提前做好专业细致的大量工作,并注意标注的专业性和外文翻译。
就是让展品能够形成思维链条、还原故事情节。即游客把整个展馆看下来,能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单一方面,那就过于单一和单调了。以法国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相比,卢浮宫展品的艺术价值肯定是第一的,但就体验感和趣味性而言,则一定是凡尔赛宫,因为这儿有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理政和生活的许多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以木材为制作原料的博物馆,我看过几种类型,如浙江宁海的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衢州龙游的红木小镇、广东江门的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衢州开化的根宫佛国景区。虽然各有千秋、异彩纷呈,但相对而言,我喜欢展陈条件相对简陋的宁海十里红妆,因为它展示的生活用具种类繁多,以实物揭示了古代浙江沿海富裕人家的生活,反映了古代结婚民俗仪式的隆重、盛大、红火,而不仅仅是某一种家具多么精致、与今天有什么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博馆藏的展览展示,不应仅有最核心的展品,还得有适当种类的划分,还得有头尾上的延伸,能够让游客在参观之后得出更多的感悟。
除了日常的展出以外,根据自身展馆的特点,做一些“添加”或“突破”,让有兴趣的游客得以个性化的满足,同时提升展馆的外在知名度。譬如,三星堆建了一个文物修复馆,包括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和金属修复室等,2021年9月免费对游客开放后大受欢迎;洛阳古墓博物馆在牡丹花节期间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玩剧本杀的活动,票价为1688元,游客可在演剧本杀之后,夜宿在博物馆大厅划出的帐篷区域,外界传言说睡在古墓里,立马受到游客市场和舆情关注;一些博物馆也通过提前发布预告,不定期邀请工艺美术大师讲专题课,以此招徕各地游客和参观者的关注。
像开化的根宫佛国景区,主题性展示根雕艺术品的场馆已经很多,可让多数游客走得疲惫不堪,这方面可适当做些减法。就是借鉴一些大景区“轮休”做法,每年仅开放部分展馆,另一些展馆作为专题研究或维护维修之用,这么做也利于吸引游客重游。同时,从面向游客需求的角度,可研究进一步健全展馆体系,以形成更为完备的参观链条和板块。例如,一是大树老树馆,揭示根雕取材之源,可以数字化展示为主,或制作放映专题片;二是根材馆,展示各种树木之根,解释树根主要取材的来源,利用它就是变废为宝;三是根雕技艺馆,就是展示雕艺的各种工具、雕凿的流程(数字化展示)、雕艺典型作品的展示;四是世界根艺馆,可以交换或购买的方式,收集展示各国不同流派的根雕代表作,反映当下根雕技艺的各国水平;五是根雕文创馆,提供小型根雕作品和根雕文创产品,供广大游客选购,也可根据游客喜好订购根雕作品,以增加景区的旅游收入。
随着旅游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各类景区都需要内部挖潜和产品创新。增加游客的现场体验感,是旅游市场对景区的诸多要求之一,也是景区应该反躬自省之处。各类景区需根据自身特点,真正从满足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下一些切实而专业的苦功夫,去研究、去创新、去开拓、去提升,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方能在大浪淘沙的旅游发展浪潮中,争取立于不败之地。